本标准于2003年首次发布。
本标准代替GB/T 19103-2003《辞书编纂的一般原则与方法》。
本标准规范了以汉语为主的单语或多语辞书基本结构要素及其编纂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通用性辞书的编纂,其他专业性和特殊用途工具书的编纂也可参照使用。
本标准与GB/T 19103-200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2003版标准第5章“辞书的结构要素”的内容局限于成品辞书的各种构成要求,描述内容与纸质辞书的印刷出版有关,另外,对各要素的叙述偏重版式和排版位置。考虑到技术的发展和辞书产品的多样性,修订时将其作为资料性附录,同时进一步明确了该附录的标题为“成品印刷辞书的重要结构要素”,并对各要素的文字描述结构作了调整,力求使对要素所做出的定义具有普通意义。
前言Ⅲ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辞书编纂程序2
4.1 概述2
4.2 确立选题2
4.3 制订编纂方案2
4.4 组建编纂队伍3
4.5 设计体例3
4.6 收集资料3
4.7 确立条目4
4.8 编写条目4
4.9 条目编排4
4.10 编制索引5
4.11 编制附录5
4.12 统稿5
4.13 专项检查5
4.14 定稿5
附录A(资料性附录)成品印刷辞书的重要结构要素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