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规定了术语工作使用的文后参考文献数据要素,这些文后参考文献标识符在术语的计算机应用上可作为数据类目,或用来记录其他文字材料所附带的文献目录和参考文献列表,以及连续出版物上的引文信息。本标准为不同类型的参考文献及其用途规定了源标识符,阐明了如何将文后参考文献中的数据要素反映到源标识符中,以及如何组织标识成分形成唯一的标识符。
本标准适用于记录、存储和交换术语工作和术语编纂过程中的文后参考文献来源信息,不适用于图书馆员、文献目录编制者以及索引编辑者在文献学工作中记录和标识文献。
本标准有助于:
———识别、追踪和验证术语数据和其他语言资源;
———包含术语数据的文献的互相参照;
———网络化工作和术语工作中的数据流管理;
———术语数据交换;
———技术文献编写;
———实施某个术语或术语编纂项目。
前言Ⅰ
引言Ⅱ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定义和缩写词1
4 术语工作常用出版物形式3
5 术语工作文后参考文献及源标识符的应用4
6 术语工作文后参考文献4
7 术语工作源标识符5
8 术语工作文后参考文献和源标识符的交换9
9 专家登记簿10
附录A(资料性附录)术语工作文后参考文献示例11
附录B(资料性附录)无ISBN 或ISSN 文献的源标识符12
附录C(资料性附录)为交换或其他用途而使用XML 模型表示文后参考文献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