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规范了烧结金属材料(不包括硬质合金)的硬度测定方法。
方法1 用于测定整个材料的表观硬度。
方法1
———适用于未经过热处理,或进行热处理后的烧结金属材料,其表面以下至少5mm 层深具有基本均匀硬度;
———适用于经处理后,表面以下5mm 范围硬度不均匀的烧结金属材料表面;
———适用于通过渗碳、碳氮共渗、氮碳共渗或硫化处理等方式获得硬度的材料;
———适用于感应淬火的材料。
方法2 用于测定金属相的显微硬度。
方法2
———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烧结金属材料;
———特别适用于测定表面淬火或碳氮共渗材料的硬度分布曲线,与ISO4507所述方法一致;
———也适用于进行过电镀、化学涂层、化学气相沉积(CVD)、物理气相沉积(PVD)、激光、离子轰击等表面处理的烧结金属材料。方法2适用于测定处理后表面的显微硬度。
前言 Ⅰ
引言 Ⅱ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仪器 1
4 取样和试样的制备 2
5 测试过程 2
6 测试结果的表示 4
7 重复性和再现性 5
8 检测报告 5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显微硬度值的试验条件和试验负荷以及符号及名称 6
附录B(资料性附录) 重复性和再现性 8
参考文献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