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规定了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的技术特性、系统构成和功能要求、工作频段、地址与识别码、网络管理、信道设备基本性能指标、交流供电系统、信息安全和保密、环境和电磁兼容、可靠性等总体性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的总体规划、网络设计、设备开发、生产、工程建设和验收。
前言 Ⅴ
引言 Ⅵ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
3.1 术语和定义 1
3.2 缩略语 3
4 系统技术特性 3
4.1 基本技术体制 3
4.2 系统基本业务 4
4.3 基本协议和信令 4
4.4 系统工作方式 4
4.5 呼叫建立时间 5
5 系统构成和功能要求 5
5.1 系统构成 5
5.2 功能要求 6
5.3 其他要求 10
6 频率规划 11
6.1 工作频段 11
6.2 频率编号 11
6.3 频率分组 12
7 地址与识别码 12
7.1 系统参数 12
7.2 用户编号及地址定义 14
7.3 内部有线编号 16
8 网络管理 16
8.1 网管概述 16
8.2 单交换中心网管 16
8.3 多交换中心网管 16
8.4 网管基本功能 16
8.5 网管分级架构 17
9 系统互联 17
9.1 PDT系统互联范围 17
9.2 PDT系统之间的互联 17
9.3 PDT与MPT1327之间的互联 18
9.4 PDT与其他异型系统之间的互联 19
10 信道设备基本性能指标 19
10.1 信道设备概述 19
10.2 总体性能指标 19
10.3 基地台射频指标 19
10.4 手持台射频指标 20
10.5 车载台射频指标 21
11 安全加密 22
12 电气安全 23
13 电源适应性 23
14 机械结构安全 23
14.1 结构 23
14.2 表面温度 23
15 环境和电磁兼容要求 23
15.1 环境适应性 23
15.2 电磁兼容性要求 24
16 可靠性要求 24
16.1 信道设备可靠性 24
16.2 控制和链路设备的可靠性 24
17 运输和包装要求 24
图1 网络基础设备示意图 5
图2 无线位置识别号LAI结构图 13
图3 分级组呼号码 16
图4 虚拟的三级管理系统 17
图5 完全对等的系统互联网络架构 18
图6 PDT-MPT1327互联结构 18
图7 安全机制示意图 22
表1 PDT设备主要功能要求 9
表2 单频段频率编号表 11
表3 双频段频率1编号表 12
表4 双频段频率2编号表 12
表5 省级码(Zone)分配表 13
表6 全网区域识别号分配表 13
表7 空口地址 14
表8 MPT1327用户占用的地址空间 14
表9 PDT用户占用的地址空间 14
表10 信道设备总体性能指标 19
表11 基地台的发射机和接收机的射频指标 20
表12 手持台的发射机和接收机的射频指标 20
表13 车载台的发射机和接收机的射频指标 21